滨城融媒讯(通讯员李淑辉报道)在山东工商学院浓厚的创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王腾宏,在杨柳雪镇妇联、人社所、社区与时张孟新村的政策支持与共同协助下,带着学识与梦想,成功创立“逻辑喵”手作微工厂,短短两年时间,便实现百万营收。但比数字更动人的,是他将这条创业之路,从大学校园延伸到了乡村,为60余位妇女群众铺设了一条在家门口灵活就业、实现致富增收的新路径。王腾宏用行动证明,青春梦想与乡村振兴的脉搏,可以如此紧密地同频共振。
“二次元手作”连起校园与乡村

王腾宏的骨子里,刻着新时代青年特有的实干与闯劲。父母的言传身教,让他早早体验了生活的多种可能——从高中时的二手书买卖,到高考后的外卖、保安经历。这些看似零散的尝试,无形中磨砺了他的韧性,也为他日后创业埋下了种子。进入山东工商学院后,浓厚的创业氛围点燃了他的热情。源于对动漫文化的热爱,他敏锐地捕捉到二次元手工制品市场的潜力,并系统学习了创业知识。很快,“逻辑喵”手作工作室在校园里扎下了根,吧唧托、痛包板、徽章等精致的手作产品开始通过网络,飞向上海、广东等地的爱好者手中。
根植乡土:一份青春力量的主动选择

王腾宏的成长,深深浸润在农村的泥土气息里。他是奶奶带大的孩子,在村头巷尾的奔跑嬉戏中,在邻里乡亲你一把菜、我一篮果的日常关照里,朴素的乡情早已融入血脉。“奶奶腿脚不便,多亏了左邻右舍时常帮衬。她总念叨,做人要念着别人的好,懂得回馈。”而杨柳雪镇这处被周恩来总理亲树的“棉区一面红旗”,更让他心向往之,那份杨柳雪人在艰苦奋斗历史中所孕育出的战天斗地、艰苦创业、敢为人先、为民造福的杨柳雪精神,早已在他心中埋下种子。因此,当“逻辑喵”的订单量快速增加,需要扩大生产时,王腾宏的目光坚定地投向了这里。他深知,村里那些勤劳能干的妇女们,守着丰富的农闲时光和灵巧的双手,缺的正是这样一个在家门口就能增收的机会。
巧手织梦:家门口的“指尖经济”

带着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满腔热忱,王腾宏在杨柳雪镇时张孟新村成功建立了“逻辑喵”手作微工厂。他没有空谈愿景,而是俯下身来,手把手地教村里的阿姨们学习制作技巧。从穿针引线的生涩,到如今行云流水的熟练,一件件融合了二次元美学的手工艺品,开始在妇女群众的指尖诞生。这不仅仅是一门手艺的学习,更是在家门口开辟了一条“灵活就业、稳定增收”的新路径。



微工厂采用灵活的“计件工资”模式,一件产品根据制作的复杂程度和工序,手工费在2元到30元不等。订单高峰期,能同时带动时张孟新村及周边安家村、前尹村等60余名妇女群众参与手工制作,熟练工月收入最高能达到2000元以上,实实在在将农闲和料理家务的空隙转化成了“真金白银”。王腾宏的实践,成功将乡村的“闲置劳动力资源”转化为“特色产业优势”,为乡土注入了蓬勃活力。

融合创新:小手工撬动大未来

如今的“逻辑喵”,已发展成拥有60余款产品的成熟品牌。王腾宏深谙市场之道:线上,电商平台与社交媒体是他的广阔舞台;线下,动漫展与文创市集是展示魅力的窗口。他更明白,品质与创新是生命线。他将高校前沿的设计灵感与敏锐的市场触角,与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、质朴的手工艺传承紧密结合。校园团队专注于设计研发、品牌塑造与市场开拓,而农村的巧手阿姨则精工细作,让一件件融合二次元美学的产品从图纸变为现实。两年百万营收,是市场对产品的认可;而数十位妇女群众每月稳定的增收,以及这种连接城乡、激活乡土、尊重传统、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实践,才是“逻辑喵”项目最打动人心的价值所在。 在杨柳雪镇这片红色沃土上,一颗融合了青年智慧、市场活力、乡情纽带与“红旗精神”的种子,正茁壮成长。
未来可期:青春力量绘就乡村新景

从农村走出去,又带着学识和项目走回来,王腾宏是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缩影。他用自己的故事说明: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,正是青年施展才华、实现抱负的舞台。 谈及未来,他目光坚定:“我希望能把根在杨柳雪镇扎得更深,开发更多受市场欢迎的好产品,吸引更多杨柳雪镇的乡亲加入我们!未来,力争稳定带动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,让这份‘指尖上的幸福’惠及更多家庭,为咱们杨柳雪镇的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!”
王腾宏的旅程还在继续。他连接着校园的创新活力与乡村的质朴坚韧,用一针一线,编织着个人梦想与乡村发展的共富图景。他的故事,是对所有杨柳雪镇青年最有力的召唤:乡村大有可为,归来正当其时!让我们期待并支持更多像王腾宏一样的新时代青年才俊,在杨柳雪镇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上,挥洒汗水,书写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华章!
打开“滨城融媒”看评论